English

远、近的反差

2000-04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张翼星 我有话说

“五四”的声响,总是那样深切地扣动着人们的心弦,因为它伸张了民族的正义,又激荡着文化的启蒙。40多年前,当我踏进“五四”发源地的这所大学的校门时,心情是相当兴奋而自豪的。正值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后,好几所大学的著名学者云集一堂,这里更显得群贤毕至,人杰地灵了。校园内还可看到少量“五四”时期的人物。中文系主任杨晦教授,是一位敢于发表意见、个性鲜明的学者,他也是“五四”学生运动的亲身参加者。记得他在一次回顾“五四”运动的讲座里,把当年学生们如何越墙入宅,搜寻曹汝霖等卖国贼,火烧赵家楼的情景,描述得绘声绘色,使在座的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。

然而,历史是曲折前进的。从“五四”到如今,已有81个年头了。去年在一次纪念“五四”运动的国际研讨会上,已届耄耋之年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,“五四”运动发生那年,他还只有8岁。校园内再也见不到“五四”运动参加者的身影了,“五四”运动在时间上离我们愈来愈远了。但是,“五四”时期那批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和任务,发展教育的远大方略呢?却又显得离我们愈来愈迫切、愈来愈近了!

陈独秀首先举起的科学与民主的旗帜,是两面永葆青春的旗帜。它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渴望,也是振兴中华、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途径,在当今科教兴国和体制改革的声浪中,不仍然显现出蓬勃的活力么?李大钊曾经倡导青春精神,要求为“青春中华之创造”而奋进,他最早在中国传播和讲授马克思主义时,并没有搬用某种现成的模式,而是要求与中国革命实际、传统文化相结合,倡导历史观与人生观的统一,重视人生修养。他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得很有特色,传播得很有威信,而且要求培养出“真正能够在中国放点光彩的”学者来,这些思想不是至今富于启迪,值得后人作认真的自我反思么?在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先进知识分子,看来并不是某一个人,而是一个群体,他们各自发挥了特殊的作用。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旗手的角色,是大家熟悉的,而胡适在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。

不过,我们决不会忘记,在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中,在中国现代教育、文化、科学史上,开一代新风,起奠基作用的,仍然是蔡元培先生。我们看,他改造旧大学,转变人们“学而优则仕”或“考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观念,首先把大学看作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,把学术研究提到首位,不论是教师聘任、职称评定,还是教学评估、工作总结,处处以学术水平来衡量,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、学术准则,不徇私情、不惧官势。这就把握了高等教育的精神命脉,保证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性质和品位。如果大学里失去这个精神命脉,不以学术水平为准,而以官位秩序、人情关系为准,或以“名额”为准,就会造成“教授满街走,奖项轮流评”的状况,似乎皆大欢喜,实际滥竽充数,损害了教育质量,亵渎了学术尊严。

同时,蔡先生又把大学看作“囊括大典、网罗众家之学府”。他明确提出并坚决贯彻“兼容并包,思想自由”的办学方针。在我看来,这是他融合中西思想的重大成果。“思想自由”,固然是西欧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个基本传统,而“兼容并包”,则比较富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色彩。俗话说: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。蔡先生还曾引证《礼记》中的话: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应当说,这是他在高等教育观、学术文化观上的一个综合创新,是他在繁荣学术、培养人才方面最见成效的贡献。这决不是偶然的,而是由于这八字方针,既反映学术、文化发展的规律,又适应人才成长的要求,并且深蕴辩证思维的哲理。因此,这个方针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恒久的魅力。历史的事实十分明显,如果不是蔡先生坚持这个方针,性格傲岸的陈独秀,就不会被“三顾茅庐”式地聘来当文科学长;如果没有这个方针,热衷于革命事业的李大钊,就不会被允许在一所大学里占领阵地,传播马克思主义,讲授唯物史观;如果没有这个方针,缺乏大学学历而学富五车的梁漱溟,就不会被聘为大学教师;如果没有这个方针,留着长辫、戴着瓜皮小帽、身着长袍马褂,甚至为纳妾、裹小脚辩护的辜鸿铭,就不会被请来讲授英国文学。总之,如果没有这个方针,各种不同的学术派别和观点就不能互相批评、竞相争辩,学生也就只知一家一派之言而无从比较和选择。可见这是促进学术繁荣、加速人才培养的康庄大道,舍此别无其他途径,这是一项基本的经验和传统,是一百年来从正面和反面证明了的。

蔡元培思想的另一个特色,是不遗余力地提倡美育。他主张以美育为“津梁”,辅助德育的完成,促进智育的飞跃,从而使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结合。他主张用美育陶养人的情感,使知、情、意和谐统一,塑造健全的人格,注重人的全面发展。长期以来,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中缺少美育这一环节,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,我们往往过分注重“智商”而忽视“情商”,结果是得不偿失的。我们曾经推广“五讲”、“四美”的活动,如果缺乏教育的逐渐积累和情感的实际陶冶,就容易流于浮浅和形式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,在人心浮躁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,面对当前青少年中屡屡出现的反常心态,如何加强美育、陶冶情感、净化心灵,实在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十分迫切的课题。从长远说,它还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、文化素质和理想目标的实现。

蔡元培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0周年了,他的教育思想,他立下的基本传统,就愈来愈显示它的紧迫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蔡先生的墓仍处于香港的荒山之中,报载唐振常先生曾数次著文,建议将蔡墓迁葬北大校园。蔡元培塑像在校园内也有些偏于一隅,百年校庆期间,我曾建议移至比较适中的位置。这些建议,不知能否引起领导的重视?应当突出蔡元培的高大形象,让蔡先生的高屋建瓴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